找到相关内容1196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

    一类相续,执持有色根身令不坏烂,有任持意,此则一切众生,平等共有,不择凡圣也。约事而言,即前三食;约理而言,即后一食。何也?谓藏识具不觉二义,以此识之,则施者训为开发之义,谓开发众生有之觉性,俾...故今。复了知生死如幻,自不生,而得具足常乐我净也。  稽首最胜诸上师,无尽三宝圣观音,  我今依教济幽冥,惟愿慈悲加护。  器与众生既皆严净,则有智正出世间,是故稽首上师三宝及观音。上师者,三宝之...

    祩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387055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3)

    体性与佛平等无别,平等之清净常住,虽忽然不觉而起无明,然其真心体性仍自明净,纵在六道轮回,终仍不增不减,此妙明净性之本体,有时称之为如来,普贤如来,清净见等等,名异实同,即此一心是即根本大手印也...本无明净之体性者,则以任何方便不能净之,心具妙明净体故,斯可以方便,拂去背合尘之妄念,而得背尘合以成佛也。   元清净是佛性,佛性不会起无明,起无明根本是见闻觉知灵性,非佛性,如彼海水因风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8.html
  • 神会与妙悟

    大彻大悟。后来的达摩、慧能等禅宗先驱人物突出了“真心”的作用,将内心之悟作为参透万物的前提,认为对于佛性的把握只能心领神会,难可言说尽述。它彻底结束了心物二元论的认识论历史,较之老庄更完全地融心灵...。默契神会,不知然而然也。”郭若虚认为谢赫所说的“法”实为画论至当至要之论,可以为万世法,人们往往重视画技,而忘却气韵是不可师法的,它需要画家的感受,神会默契是难中之难,也是中之。清代画家石涛也说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轮转。这两种妄见是:(1)众生别业妄见,(2)众生同分妄见。应当抉择真妄,而明五阴身心不有,世界空,破我法二执,显真如,显示五阴如来藏妙真如性。   第三卷佛对阿难陀就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...秘密部经典,在佛教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,其价值是历代高僧大德所公认的。自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以来,《楞严经》注解的书不胜枚举,备受各宗的推崇。《楞严经》注旧传百余,现行四十余家,大部分属于贤首宗、天台宗和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云:‘一切凡夫虽护身心,犹故生于三种恶。’三恶觉者,欲觉、恚觉、害觉。以贪欲故,即生瞋恚,因瞋恚故,便行损害。夫修行趣道,为出五欲之泥,翻求利养名闻,如践蛇虺之地。凡修禅定护念之人,尚被外缘觉观...所传之禅宗之“禅”为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。  但是圭峰宗密以“灵寂之知”为悟,这一境界仍然被后世禅师否定。如其在《原人论》云:“一乘显性教者,说一切有情皆有真心,无始已来常住清净,昭昭不昧,了了常知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是以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为标准,三论宗以“无分别、无所得”为标准,法相唯识、律宗以“藏识无漏种子”为标准,华严宗则以“之心”为标准2。净土宗的判教标准则是“念佛为宗、往生为体”,即以“念佛往生”为...得受三坛具足戒,便即杖策游方,遍参知识。北游五台,感文殊放光。至北京龙华寺,参遍融贞公。融曰:“无贪利,无求名,无攀缘。贵要之门,惟一心办道,老实持戒念佛。”遂受六度万行之嘱。又参奇端之法孙笑岩德宝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